百家乐平台网址

学校概况

百家乐平台网址简介

百家乐平台网址坐落于孔子故里、文化圣地山东省济宁市,始建于1979年,2000年获批高职办学建制,是全国首批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学生需要,形成了“工为主体,康、商两翼,文为特色”的专业结构;现有招生专业52个,在校生2.2万人,专兼职教师1400人。学院不断创新“产教互融、数智赋能、学岗直通、文化育人”办学模式,着力打造“以德树人、以技立人、以文化人、多彩成人”办学特色,聚力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智慧脑、工匠手”的圣城高技能人才;致力学生就业光彩、生活精彩、人生出彩。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荣登全国教学成果奖38强、全国教学资源60强、全国信息化校园建设50强、山东省服务地方发展10强院校。

党建铸魂、以文化人,打造特色育人样板校。学院坚持党建全面统领、文化全程融入、德育全域覆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党建领航六大创建工程,致力党建铸魂、三全育人。担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指委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牵头全国职教“中华传统美德研究院”,主持完成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网络思政共同体、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等重点思政项目6项,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荣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状。深入对接文化强国战略,立足济宁国家文化示范区、文化产业先行区独特优势与使命担当,创新推动文化育人、文化兴业、文化润城,系统推进课程化、活动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联盟化“六化”同行。全国首创“三融三进三课堂”文化育人体系,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建成“儒韵匠心”国家教学资源库,获批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培育出《<论语>心读》等国家在线精品课、规划教材,打造数字文创等品牌专业群,荣膺献礼“二十大”山东高教育人品牌;是全省唯一荣获三届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创新奖的高校。

产教互融、数智赋能,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创建产教深度融合载体平台与运行机制,学院入选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联手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等产业园区,建成3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携手豪雅视光等国际龙头企业,建成近视防控等3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共建山推智造、腾讯云数字技术、华普等产业学院10个,建设华为大数据、央视动漫等产教融合实践中心7个。构建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2+4+N个优势专业群,对接文化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做优数字文创、眼视光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契合济宁市“231”产业集群,做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高端化工、文旅研学等品牌专业群;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等国家和省专业建设项目56项。实施内涵强院“四百工程”,重点培育出二级教授5人,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级突贡专家、省级教学名师、齐鲁文化英才、省级高技能人才等51人。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7个,国家级课程9门、省级课程83门,“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0部,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17项,教师荣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国赛省赛和国际竞赛获奖536项。学院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

科教融汇、育训并举,提高服务发展贡献度。坚持以高水平师资队伍驱动教科研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水平博士、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引育工程,两年来内培外引高层次人才70余名,校企协同建成博士(后)实践基地3个。实施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工程,建成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1个,培育出国家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学创新团队、青创团队、社科青年人才团队等22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54项,国家专利462件,横向研究项目149项,技术服务到账经费5000余万元;系统构建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近三年,社会服务与培训60.9万人日,培训到款额6000余万元。

引输联动、校企同行,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坚持国际合作、共建专业,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建成物流管理、眼视光技术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入选山东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工程。对接国际标准,开发专业教学标准5个,建成国际化课程50门,编写中外合作校本教材20本。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实施职教出海工程。开发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和配套专业教学标准5个;在俄罗斯普斯科夫国立大学等建立了3个“六艺大成工坊”;与塞舌尔理工学院、乌干达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坦桑尼亚国家交通学院、坦桑尼亚姆乌米健康科学学院合作共建4所海外分校;在坦桑尼亚国家交通学院建立了坦桑尼亚“班•墨学院”。聚焦机电、汽修、通讯、眼视光等领域,开发双语课程20门,精准推进海外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和标准制定等工作。创新“中文+职业技能+文化+就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累计招收留学生200余人。成功举办2022年“中文+新一代信息技术”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2023年“中文+人工智能”汉语桥线下团组项目和国家侨联海外华裔后代“中国寻根之旅”项目,惠及海外学生310人。学院国际合作育人实践案例入选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典型案例。

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职教初心,强化立德树人,接续发力攻坚,朝着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目标奋勇前行,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作出“济职”贡献。

(数据截止2024年06月)